心理諮商:
一場與自己相遇的旅程
撰文者:陳姵均 諮商心理師
心理諮商如何提供幫助?
當我們談到心理諮商時,許多人心中可能浮現各種疑問:
「心理諮商可以幫助我什麼?」
「心理諮商真的有用嗎?」
「如果接受心理諮商,是不是代表我有問題?」
其實,心理諮商不只是提供一種解決困難的可能性,更像是一場認識自己的旅程,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如何經驗、理解並和這個世界互動,進而能夠找到新的可能性,選擇自己所愛的生活。
被理解:在關係中經驗到「被理解」和「被支持」的力量
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曾感受到無法被理解的孤單與挫折?是否曾因此讓你感覺到自己不重要?或是讓你對於能夠被人理解感到失望?
在諮商關係中,透過心理師不帶評價的傾聽與陪伴,讓你被聽見也被聽懂了,這樣的經驗可以讓人體會到:「原來我的感受是重要的、是可以有人懂的」,當自己的感受被理解了,就不會再那麼可怕和無以名狀了。
小美的故事
從小就很懂事的小美,總是先顧慮他人的感受,不輕易麻煩別人。然而,小美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先為他人著想,難以拒絕他人,因此感到委屈;在親密關係中也常常擔心對方覺得自己太有負擔而離開自己,經常感到不安,難以建立一段自在滿意的親密關係。
帶著這樣的困擾,小美走進心理諮商。在諮商的過程中,透過說出自己的感受,小美深刻經驗到「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重要的、是值得被聽見的」。心理師溫暖、不帶評價的傾聽和陪伴,也讓小美開始體驗到「被理解」的感覺,她內心的焦慮也慢慢減輕。

得到洞察:覺察讓自己受困的模式,拓展思考的空間
你有沒有過發現自己總是在某些相似的情境卡住的經驗?例如: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遇到渣男?在工作中總是遇到令人討厭的老闆?讓人困擾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們如何理解和回應事件。
心理諮商透過探索來自過去與現在的不同經驗,幫助你開展對自己更多的理解,發現那些一再讓你受苦的情境,當你對於自身的狀態有更多覺察和理解時,就有機會由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,跳脫卡住的情境。
小美的發現
在人際關係中的挫折,使小美經常責怪自己,認為是自己太脆弱、太軟弱,然而,小美這樣的狀況,可能不是來自她刻意的選擇。
小美在諮商一次次的探索中發現,過去工作忙碌的父母最常和自己說的話是:「你要乖一點,別讓我們擔心」。於是,小美學會了壓抑自己的需求,不知不覺中在心中形成「只有不麻煩別人才是安全的」的信念,直到長大後,小美的情緒和關係都深受影響,重複卡在相似的情境中,卻不知道如何改變。

轉變:展開不一樣的行動與選擇,擁有更自由的生活
面對改變,往往令人感到不安。你是否曾苦於不知道如何改變?是否曾對改變的未知感到焦慮?或是擔心改變後的樣子就不再是自己了?
心理諮商帶來的改變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經過一點一滴的累積。透過一次次的對話和探索,改變會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發酵。也許在某一刻,你會突然發現「面對一樣的困境,我的焦慮感降低了」、「我開始可以允許自己有情緒,責怪自己的聲音減少了」。這時改變已經悄悄地發生,你還你,只是感到更自在了。
小美的轉變
透過心理諮商,小美漸漸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總是顧慮他人、難以表達自己的模式,也發現這樣的模式深受過去成長經驗的影響,小美因為增加對自己的理解而感到放鬆不少,也更能接納自己的樣子。
在關係中,小美能更有意識地與他人互動,即使沒有巨大的改變,但在心中多了一個聲音「我允許自己是這樣子的,我不需要強迫自己做到什麼」,看似微小的變化,卻鬆綁了小美心中一直以來抱持的信念,在關係中感到更自由。

給你一個好好認識自己、照顧自己的機會
透過小美的故事,我們可以發現心理諮商並不是要改變你,而是幫助你看見自己,進而可以在生活中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。如果你和小美一樣,曾經感覺自己總是被過去的模式困住,或總是在面對情緒時感到無助,也許,心理諮商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如果你曾經猶豫是否該尋求心理諮商,也許可以問問自己:
「我是否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更了解自己、更照顧自己?」
心理諮商不只是給「有問題」的人,而是給所有想要更認識自己、更自在生活的人。如果你願意踏出這一步,這或許將是你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