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你不是壞掉了,而是用盡全力地活下來了〉
—寫給在創傷中掙扎的你

撰文者:高薇雯 諮商心理師

「我不知道我怎麼了,完全沒辦法控制自己。」
「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那麼敏感又緊繃,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足以引爆我。」
「明明就只是小事,我卻瞬間被擊倒了。」
「那時候我完全沒辦法思考,滿腦子只想逃」
「我突然就沒辦法呼吸,心跳變好快,腦袋一片空白,我知道不能這樣下去,可是我動也動不了。」

 

來到我面前的人們時常受苦於難以解釋的身心反應。他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,為什麼會對小事產生這麼激烈的反應,他們很想控制局面,卻無法控制自己。

 

「為什麼我沒辦法控制自己?」

「我不想要這樣,可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。」

「我到底怎麼了?」

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

你不是壞掉了,而是身體正在保護你

不是這樣的,不是這樣的,親愛的,你並不是壞掉了,你會有這些反應是因為你的身體正在用盡全力地保護你。你的身體之所以會變成這樣,是因為它一直處在生存模式裡,那些讓你覺得挫折、難以掌控的反應,其實是你的身體盡全力地在保護自己。

關於創傷反應

當我們遇到威脅時,大腦和身體會瞬間進入生存模式,在那樣危急的時刻裡,身體會啟動緊急保護機制,身體本能會全面接管現場,做出「任何能幫助你活下來」的反應。當威脅還沒有解除,身體還沒辦法感到安全之前,我們的生存模式無法輕易被關閉,於是當我們遇到壓力或威脅時,才會覺得無法控制自己。

 

我們面對威脅的反應和我們過去的經驗有關,身體會把從小到大最好用、最能幫助我們存活的方式設成預設反應,當你日後遇到危險時,身體會跳過大腦中控台直接做出反應,好讓你能夠爭取到最大的生存機率。

戰、逃反應(Fight or Flight)—身體為你挺身而出的本能

如果從小到大,為自己挺身而出、擊退對方能夠幫助你度過危險,你的身體就會學會,當事情發生時,它得快速地進入戰鬥模式,讓你準備迎戰、擊退任何潛在的敵人;如果小時候當你陷入險境時,逃跑能夠幫助你順利脫困時,那麼你的身體就會學會「三十六計,走為上策」,一遇到危險就準備烙跑。打得過就迎面而戰,打不過就腳底抹油緊栓,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「戰、逃」反應。

凍結反應(Freeze/Frozen) —是身體選擇的關機模式

還有另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求生反應是「凍結」,讓我來慢慢地說給你聽。當我們面對朝我們直撲而來的危險敵人,當我們打不過對方也不可能逃得掉時,為了降低傷害,身體會直接關機,進入假死狀態,好讓我們感受不到任何痛苦。

關於凍結這件事,我從小朋友們身上學到很多。小朋友們跟我說,當他們難過到快死掉的時候,有時候會突然感覺自己好像飄到雲上、進到泡泡裡,整個人突然變得好舒服、好平靜;有的小孩會感覺靈魂離開身體了,像從空中看著自己;有的小孩則是會變得好想睡覺,有小朋友直接就在諮商室裡睡著了;有些小朋友會進入螢幕保護程式,有些小朋友則是直接關機,讓自己可以緩衝事件帶來的衝擊。

小朋友們讓我看到,身體真的好神奇,居然能想到用這種方式來保護來自己。但不知道的人常常會誤解自己,對自己的動彈不得又急又氣,但其實不是你的身體沒能及時做出反應,而是它早就做出反應了,身體用它判斷最有可能活下來的方式在保護你。

 

討好(Fawn) —那是你曾換來安全的方式

還有一種哺乳類特有的求生反應,叫做「討好」,這是一種最容易被忽略,也最容易被誤解的反應。人們會透過「配合、順從、討好」對方的方式,降低潛在的衝突降低傷害、換取自身安全。這是一種非常精緻的生存策略,常見於那些在成長過程中得討好照顧者以換取照顧、避免傷害的孩子,他們學到「只要我夠乖、夠貼心、夠識相,對方就不會生氣、不會離開、不會傷害我。」

請不要再責怪自己

你的身體並不是你的絆腳石,這些生存反應之所以會存在,是為了要幫助當時的你能夠順利地活下來。


當我把這些事情告訴他們時,他們通常會鬆一口氣,有些人則會開始哭。


當我們了解到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們,甚至讓我們討厭自己的那些反應,原來是身體很努力想要保護我們的證明。那副被我們視為麻煩、無法掌控的身體,原來一直都守護著我們,知道這件事讓人如釋重負。

你值得更溫柔地看待自己

所以啊,別再急著怪自己了,不是你沒有能力控制自己,也不是你壞掉了,你身體做出的那些反應,正是身體努力活下來的證據。帶著這樣的眼光,慢慢地陪身體重新找回安全感吧!

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因應創傷而生的生存反應,歡迎尋找你信任的、具有創傷專長的心理師,陪你一起探索、調整自己的生存模式唷!

聯絡我們

新北市新店區永新街30號3樓

[email protected]

02–29160135

營業時間

星期一到六:10:00–21:00

星期日公休

返回頂端